2008年9月28日 星期日

圖書資訊學研究 (二) 2008.09.22 圖書資訊學之演進與意涵

圖書資訊學LIS(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之演進與意涵

一門現代學科發展動力來自於兩方面:
1. 強烈的社會需求
2. 學科內部理論機制的活力(王崇德)

老師問了我們個問題,除了杜威外,你認為圖書館的權威是誰?那時心中想到的有印度圖書館之父S.R. Ranganathan阮甘納桑,他提出的圖書館五律(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
1. 書為了使用而生(Books are for use):圖書館藏書要能真切符合讀者需要,供其利用。
2. 每一讀者均有其書(Books are for all;or Every Reader his book):書不分個人的社會背景、階級、身分、性別、居住地區、年齡而有所差別,是為了提供利用,解決讀者的需求或困難。
3. 每位書均有其讀者(Every book its reader):每一本書不論內容為何,總有讀者需要。
4. 節省讀者的時間(Save the time of reader):節省讀者時間,直接解決讀者的問題。
5. 圖書館是一成長的有機體(A 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sm):此乃五律的原動力,圖書館迎合著時代發展,與時俱進,是圖書館生生不息的泉源。

還有大學記得念過一篇期刊,裡面有提到「圖書館學教育之父-威廉森」,他認為圖書館的功能不只是蒐藏書刊,而是將書目有條理地分類整理,以便有效地提供給大眾使用及閱讀。他希望「讓人便於使用資料的地方,每當有人想找資料時,第一個想去的地方應該就是圖書館。」在他的努力下,圖書館成為近代教育單位與資訊交流與知識管理的中心。

圖書資訊學為何存在?它的價值在哪?為了解決哪些問題?
它的目的在於組織資訊。
1. 資訊超載(Information overload)
2. 資訊取用(Information access):受到時空、地域造成資訊擷取的問題
3. 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資訊不對稱
4. 資訊焦慮(Information Anxiety)

現在大家很多資訊都是去網路上google一下,但他們真的能取代圖書館嗎?他們對圖書館來說是加成的,並不是取代。而且網路上找到的資訊是非常的多,哪些對使用者來說是有用的資訊,哪些對於使用者來說是沒有的資訊,資訊的正確率如何。所以面對這麼多的資訊,資訊的爆炸,對使用者取用資訊也會產生資訊焦慮的現象。
圖書館需要兼具教育的角色,達到資訊大同。圖書館現在都會舉辦圖書館利用教育、資料庫教學、How to use computer?
圖書館推出的個人專題選粹服務(Selectiv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SDI),又稱新知自動通知服務(Auto Alerts)。使用者可依個人之需求自訂專題,系統自動mail最新資料到使用者信箱,但是使用率如何?很多使用者不知道有這種服務,而使用這些服務的人也大多都是研究者。

※ 成為學科的條件
1. 理論基礎:重要問題、研究方法、應用價值
2. 學術社群: 學校、學會、研討會、學術期刊
3. 工作職場:機構、公會,ex: library
4. 社會價值:對個人、組織、社會的貢獻(專業倫理)

※目錄學 ->文獻學 ->科學資訊 ->資訊檢索 ->資訊學 ->資訊科學 ->圖書館學 ->圖書資訊學

1. 目錄學:收集,collector
2. 文獻學(documentation):care of content, metadata, 文獻結構
3. 科學資訊:care of technology, hypertext
4. 資訊學:科學資訊理論的新名稱,以資訊結構與特徵的研究為主
5. 資訊科學(Information Science):一門研究資訊的屬性與行為的學門( properties& behavior of information)
6. 圖書館學:其特性
(1) 名稱差異:美國library science;英國librarianship
(2) 疑慮
- 缺乏理論,經驗知識居多
- 板塊式的知識構成
- 依工作業務發展出的知識

參考文獻
張文亮(2002)。讀書樂趣滿人間—威廉森與圖書館學教育。科學發展,355,22-29

圖書資訊領域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