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社會科學研究法(十三) 2008.12.10 Carol Collier Kuhlthau座談會

今天很難得有這個機會見到我們社會科學研究法常提及ISP Model的Carol Collier Kuhlthau本人,原本想說會錯過這次看到她的機會,因為星期四台大舉辦的研討會第一場就是由她主講,但因為要上課所以不能去,結果很謝謝所上為我們安排了此次的座談會。

一開始提及她擔任館員過程中,發現學生都需要寫報告、找資料的需求,也觀察到學生找到資料後,情緒認知的變化,故從她身邊的經歷,以此為研究問題,開啟的ISP Model此理論的研究動機,老師並有針對ISP Model六個步驟作說明。
Stage 1: Initiation, Stage 2: Selection, Stage 3: Exploration, Stage 4: Formulation, Stage 5: Collection, Stage 6: Presentation.

再來是問答時間,eric首先發問第一個問題,I would like to ask your ISP model, each interviewee has different emotional performance, how are you judge thi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which has become a common theory? 每個人有不同的情緒表現,怎麼判斷普遍現象成為一個共同的理論ISP模式?

老師回答說在蒐集資料會尋找相同點,找出一個pattern,最後歸納出一個Model,但是近幾年,有一些修改,有些學生並沒有情緒的波動,只有收集資料,所以認知面並沒有改變,也因為沒有經過喜怒哀樂,故沒有建構自己的知識,這是一個比較不同的現象。學習是個建構的過程,會經過喜怒哀樂。

第二個發問的是bigwolf,共有3個問題
(1) Is there any reason why you added the "assessment" stage in ISP model?老師是希望透過這個階段,可以對於資訊尋求行為做通盤瞭解並做一個小小回顧。
(2)怎樣幫助學生進入formulation
- 從對話(conversation)開始
- 將問題具體化、圖表化有助於瞭解
- 有機會多發表,增加互動

(3)You mentioned that your information seeking process is a nonlinear process, what would it be different from Bates' Berry-Picking Model ?
Bates採草莓模式與Kuhlthau ISP Model
採草莓模式是非線性的模式,主要是針對exploration &collection stage
ISP 是線型模式,任務導向的,但並不代表所有的資訊需求都是這樣的。

所以每個資訊需求行為的理論都是不同的,每個理論有它著重的地方,並非包含全面性的。而且理論也會隨著時空而有所改變,所以可能之後會因為如何的變遷,而有新的理論提出。研究可以從切身的經驗經歷去尋求研究的問題,通常很多的理論就是這樣產生的。

Carol Collier Kuhlthau個人網頁【 http://www.scils.rutgers.edu/~kuhlthau/

圖書資訊學研究(十三) 2008.12.08 Semantic web and Ontology

今天請到的所上的合聘教授,我們的數位出版研究老師,柯皓仁老師來為我們演講,對老師我們應該都不覺得陌生,老師今天講的主題是「語意網與知識本體(Semantic web and Ontology)」。

語意網是要讓電腦了解網路資訊,了解語意才可以做處理,是可以直接經由機器處理的資料,通常web透過連結(href link),語意網必須要將每個type定義出來,因此關聯性定義要非常得清楚,可以說是web的進階版,定義東西的屬性,所以可以瞭解東西與東西間的關係。

但是要如何定義語意呢? 老師有提到資源描述框架(RDF,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用RDF來描述網頁的知識內容。
知識本體,哲學中稱為本體論,它是對網頁資源知識內容及資源框架的描述和定義,是專有名詞與其間的關係。所以每個資源都有自己定義的知識本體,因為同一個詞在不同的領域會有不同的意義,也會隨著時空改變,所以有時候在網路搜尋,找到的資訊並非都是正確的,還是會有錯誤。
語意網是希望知識本體是用RDF 的型式,或類似語言寫成之文件,清楚定義概念關係。並且要讓電腦在概念與概念間進行邏輯的推理,課堂中有同學問到,要建立起這樣的語意網,RDF能否自動產生,每個網頁、每個資源都要建置,若是透過自動產生,資訊也未必百分之百正確,還是需要人工的校對,所花費的時間與成本是不容小覷的。

老師有提到一個語意網的sample:WordNet【http://wordnet.princeton.edu/】詞彙網路,類似線上字典,主要語言為英文,由普林斯頓大學規畫進行的。輸入一個詞,資料庫會show出詞形(如名詞、形容詞、動詞等)與不同的意義,以詞義為基準,會將有相同詞義的所有詞彙放在一個同義詞集(Synset)。還有一個是關於食物的,吃什麼樣的海鮮要配什麼樣的紅酒,要建立這樣的資源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要定義每個食物與紅酒的屬性,最後還要建立他們之間的relationship。建立起來的語意網,也必須該領域的人有去使用並持續發展,才是有用的,否則最後都泛為空談。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圖書資訊學研究(十六) 2008.12.05 圖書資訊學獎助論文研討會


今天參加了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與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為研究生所舉辦的得獎論文發表會,目前已經辦了九屆,今天分成早上場跟下午場,分別發表前三名的論文。可以有這個機會聽到各校佼佼者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並有講評的老師為我們告知每篇論文的好與不好,對於我們碩一研究生真的是很寶貴的知識,並可以在為日後寫論文作一參考與基礎。

美美老師也有專題演講,是「如何學好研究方法」,因為最近剛好有很多的期末報告要做,對於題目的方向還是沒有非常確定,老師教授武功ask five "why" question,可以給予我一個方向,就像資訊尋求的歷程ISP model,從探索慢慢構想,一定會有收穫的。

上午場
1.粘芸蓁 國立台灣大學 《 Amazon.com圖書資料檢索結果中所呈現之書目連結關係探討》
2.王盈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網路資訊相關判斷研究》
3.張博雅 國立台灣大學 《從意義建構理論探討公共圖書館視障者服務:個案研究》

這3篇分別是資訊組織、資訊檢索、資訊行為三種,評論老師針對Amazon.com,認為此篇的文獻結構很嚴謹,論文也有進行前測,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老師也提出了圖書館與商業網站服務的對象與服務目的不同,這點是要注意的。動態/靜態連結與動態關係都是需要考量進去;第二篇學姐文獻紮跟回顧做得很好,應用了多種研究方法,老師認為這個在作結果分析上,要非常小心分析;第三篇理論與實務兼具,因為第三位是在職專班的學姐,所以他是央圖館員,他跳脫館員的角度,從不同user, provider, designer出發,這是很好的。會得獎的論文果然都是很優的,我們可以學習他們優點,獲取可貴的知識。

下午場
1.李銘薰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電腦與數位3C專業虛擬社群知識分享之影響因素研究》
2. 紀佩姍 國立台灣大學 《 H-index應用於大學學術評估之探討:以臺灣地區大學為例》
3.何怡臻 天主教輔仁大學 《大學生圖書館焦慮之分析》

下午場的論文,都是已畢業的學長姐們要改寫投期刊稿,一篇論文要改寫成期刊真的是不容易,論文從introduction,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ology, finding , discussion每個部份都詳盡的做說明,但是期刊有篇幅的限制,如何將學位論文精華濃縮改寫成論文,真的是需要很大的功夫。

最後,老師也鼓勵大家,明年可以將論文計畫書參與這樣的甄選活動,現在就要開始動起來,開始準備啦!!



題外話:不知道是為什麼,有個小小的疑問,為何來參加的是台大、師大、中興、世新的老師與學生,淡江輔大的感覺都沒有人來參加???是因為宣傳不夠嗎…

圖書資訊學研究(十二) 2008.12.01 Poster展

今天大家都起了大早到所辦張貼自己小組的質化海報,各組的海報作的真的是很漂亮, 之後Foster教授就發了評鑑表給我們填寫,並解釋我們要填寫的內容什麼。

使用海報發表,真的是很難得的經驗,這次海報的題目跟質化研究方法相關,我覺得藉由這樣的過程,可以更加瞭解質化研究,緊張的時刻來了,大家都用英文解說自己的研究題目、研究過程、小組分工、研究發現、未來研究方向等,想到自己的破英文 = =''真是該要努力了。

海報展在國外研討會或學術會議中是蠻常見的,研究者會將他的研究題目、研究構想、研究成果等以文字、圖表及圖片於海報中呈現,與會學者會針對議題或是有興趣的研究,觀摩海報,並提出問題與研究者討論,以非正式的聚會方式交換研究心得。海報展這是研究者交換意見相互討論的形式,就像老師說的,就是要藉由不斷的討論激發出新的想法,作研究就是要不斷的質疑再去尋求。我覺得有這個機會能夠在所上舉辦一個小小的海報展,是一個不錯的學習歷程與經驗

圖書資訊學研究 (十一) 2008.11.24 文獻探討

這個星期是Foster教授演講,原以為今天是要講解跟知識管理相關的議題,看了發的上課講義,怎麼似曾相識,原來是研究方法曾上過的「文獻探討」。

老師先介紹了各項文獻探討的六種類型,文獻探討一開始不可能就會馬上有框架,必須是要閱讀很多文獻,如此反覆這樣的循環,在閱讀文獻過程,有可能有新的想法或是其他新的發現或是靈感,故有可能寫完後再去修改的。閱讀許多文獻去比較分析列出每一篇introduction,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ology, finding , discussion,這樣可以增進閱讀分析的能力,也是學習如何做研究的一種方法。

的教授藉由他自己的例子,為我們講解文獻探討的整合性回顧,讓我們可以從例子中瞭解。從文獻的閱讀去歸納出topic與sub-topic,其實這是一個不簡單的功夫,一開始必須要找到相關的文獻,再去開始閱讀文獻,也要能從文獻中抓出重點,並去做歸類分析的動作。

Integrative review(整合性回顧)
(1)作者針對一個主題整理介紹與摘要目前的知識累積情形,提出該主題中各種同意與不同意的看法;是一種常見的文獻回顧方式。
(2)呈現知識現在的狀態,並將發展迅速的領域其不同的研究報告拉在一起。研究者可以將這些有價值的回顧以文章的形式出版,嘉惠其他研究者。
(3) 整合式文獻探討例如碩士論文的第二章,也可以單獨出版。透過質化分析的文獻探討摘錄出重點,並要符合語意與邏輯結構(semantic and logic)
(4)整合式的文獻探討的技巧,研擬主要標題、次要標題,將次要標題的文章同時一起閱讀討論。

2008年12月6日 星期六

社會科學研究法(十二) 2008.12.03 非反應式研究

知識面
今天上課的主題是非反應式研究(nonreactive research),主要如下:

一、何謂非反應式研究?
亦稱「非介入性研究」、「非介入性測量」、「非侵擾性測量」,是研究者不介入被研究者的互動或行為的資料蒐集及測量的方法,所以被研究者並不知道自己被研究。

二、內容分析
是分析文本內容,作系統化和客觀化的分析,以尋求文件內容背後真正的脈絡與意圖。最早是在大眾傳播使用,講求的是被分析物的表面現象。其結構是以編碼系統在運作,編碼賦予資料內容數字意義,將符號轉成精確客觀、量化的資料,甚至讓電腦懂得蒐集的資料。是質化分析的一種,兼具質化與量化方法,會分析大量的資料,並計算編碼的次數,最後用量化工具分析。
1. 顯性編碼:文本中可見、表面的內容加以編碼,計算一個句子或字在文本中出現幾次。信度高,效度低,例如句中出現炎熱,但炎熱的在不同脈絡下定義不同。
2. 隱性編碼:尋找文本中隱藏暗示的意涵。會自訂一套規則,信度低,效度高,因為每個人的分析有所會不同。
編碼者間的信度:編碼員須了解變項,遵循編碼規則,維持一致性,一致性若低於70%,就不能用了。

三、現有統計資料/次級資料分析
初級資料:研究者直接蒐集調查或實驗蒐集的資料,為原始資料或直接資料。
次級資料:機關或私人蒐集整理後的資料,為現成資料或間接資料。
次級資料分析,是從既存資料中搜尋與研究問題及變項相關的資料,作分析研究以尋求研究問題的解答。
次級資料研究的限制:研究者需求與統計資料有所差異、信度、效度、遺失的資料。

四、非反應式資料的推論及倫理的考量

認知面
今天老師花了一段時間與我們talk,瞭解到現在我們的研究方法學到了什麼,在小組作業中獲得什麼,大家都分享了彼此的想法,其實在這樣小組調查中,可以瞭解到自己有哪邊是不懂得,並針對不懂得再去討論尋找問題的答案,小組討論中,分享彼此間的看法,讓研究方法變得更加活潑生動。

行動面
group investigation 2,我們這組決定要做實驗研究,是關於國小學生課程教學,要開始閱讀文獻,並針對相關內容作比較分析。

感受面
期末報告要開始做了,但是對於題目該如何設定,真的是很難,我想應該要閱讀很多的文獻,從文獻閱讀中去尋找自己的靈感,就像老師說的要問5個why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