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社會科學研究法(十三) 2008.12.10 Carol Collier Kuhlthau座談會

今天很難得有這個機會見到我們社會科學研究法常提及ISP Model的Carol Collier Kuhlthau本人,原本想說會錯過這次看到她的機會,因為星期四台大舉辦的研討會第一場就是由她主講,但因為要上課所以不能去,結果很謝謝所上為我們安排了此次的座談會。

一開始提及她擔任館員過程中,發現學生都需要寫報告、找資料的需求,也觀察到學生找到資料後,情緒認知的變化,故從她身邊的經歷,以此為研究問題,開啟的ISP Model此理論的研究動機,老師並有針對ISP Model六個步驟作說明。
Stage 1: Initiation, Stage 2: Selection, Stage 3: Exploration, Stage 4: Formulation, Stage 5: Collection, Stage 6: Presentation.

再來是問答時間,eric首先發問第一個問題,I would like to ask your ISP model, each interviewee has different emotional performance, how are you judge thi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which has become a common theory? 每個人有不同的情緒表現,怎麼判斷普遍現象成為一個共同的理論ISP模式?

老師回答說在蒐集資料會尋找相同點,找出一個pattern,最後歸納出一個Model,但是近幾年,有一些修改,有些學生並沒有情緒的波動,只有收集資料,所以認知面並沒有改變,也因為沒有經過喜怒哀樂,故沒有建構自己的知識,這是一個比較不同的現象。學習是個建構的過程,會經過喜怒哀樂。

第二個發問的是bigwolf,共有3個問題
(1) Is there any reason why you added the "assessment" stage in ISP model?老師是希望透過這個階段,可以對於資訊尋求行為做通盤瞭解並做一個小小回顧。
(2)怎樣幫助學生進入formulation
- 從對話(conversation)開始
- 將問題具體化、圖表化有助於瞭解
- 有機會多發表,增加互動

(3)You mentioned that your information seeking process is a nonlinear process, what would it be different from Bates' Berry-Picking Model ?
Bates採草莓模式與Kuhlthau ISP Model
採草莓模式是非線性的模式,主要是針對exploration &collection stage
ISP 是線型模式,任務導向的,但並不代表所有的資訊需求都是這樣的。

所以每個資訊需求行為的理論都是不同的,每個理論有它著重的地方,並非包含全面性的。而且理論也會隨著時空而有所改變,所以可能之後會因為如何的變遷,而有新的理論提出。研究可以從切身的經驗經歷去尋求研究的問題,通常很多的理論就是這樣產生的。

Carol Collier Kuhlthau個人網頁【 http://www.scils.rutgers.edu/~kuhlthau/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