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面
質化研究屬於歸納法,量化研究屬於演繹法
質化很多資料群中看現象,抓取概念;量化是先有概念(延伸常識的開始),再用理論去證明是否存在。
今天上課的主題是實驗研究,主要如下:
在實驗中可以做到3件事,(1)從假設開始;(2)調整情況中某些東西;(3)比較調整與沒有調整的結果。實驗研究在測試因果關係方面是最強而有力的。能夠讓研究者操控條件的研究問題,或是對事情有某種理解,但不確定的,都適合做實驗研究。一開始老師讓我們先分組練習畫實驗研究架構,由摘要的閱讀抓取出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並變成操作型的定義,並透過理論與案例的結合,將方案具體化起來,變成可以觀察與測量的項目,透過實驗研究量化評量工作,加入處遇,得到的結果可以做分析比較。
第一篇_懂的:實驗組、控制組、教學方案;不懂的:共變數、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準實驗研究、不等組前後測設計
第二篇_懂的:實驗組、對照組、課堂教學實驗、範例實作導向;不懂的:軸線的教材組織結構、等組後測準實驗研究
實驗七要素:
1.處遇(treatment)或自變項(independent variable):是研究者創造的一種情況,或進入進行中的情況,所以處遇(或刺激、操縱)是研究者所做的調整。故是自變項或一群自變項的結合。如自變項是「恐懼或焦慮的程度」,所以實驗者不是問受試者是否恐懼,而是把受試者放在高度恐懼跟低度恐懼的情境中,操縱情況,讓某些受試者感覺很害怕,讓另一些受試者沒那麼害怕,以此測量自變項。
2.依變項(dependent variable):即實驗研究的結果。是透過具體環境、社會行為、態度、感覺、或受試者的信念因處遇而造成的轉變,依變項可以用紙筆指標、觀察、訪問或生理反應測試。通常測試依變項的次數不只一次。
3.前測(pretest):引進處遇之前,測量依變項。
4.後測(posttest):在處遇引進情境後,測量依變項。
5.實驗組:接受處遇或有處遇的群組
6.控制組:沒有接受處遇的群組
7.隨機分派:把個案分派到各群體的方法,目的是比較,隨機是形容每個個案被挑中的機會相同的過程。
※ 其他
控制變項:研究過程必須加以控制的,以免影響研究結果的變項。
中介變項:若自變項對依變項有影響效果,而此效果是透過另一變項達到影響,則此變項即為中介變項。
自變項對依變項有顯著影響效果;而單看中介變項和依變項時,中介變項對依變項有顯著影響效果;單獨看自變項和中介變項時,自變項也會顯著影響此中介變項;同時看自變項和中介變項影響依變項時,自變項的效果會減弱或變為不顯著。
舉例:
列出下述研究主題的自變項、依變項,以及其他可能的控制變項:
「統計學的老師觀察到如果上課實施平時考,學生的學期成績會比不實施平時考高。為了驗證這個觀察,他在A班上課時實施幾次平時考,在B班上課時不實施平時考,然後在學期末時,比較這兩班學生的期末考成績。」
(1)自變項:平時考次數
(2)依變項:兩班期末考成績
(3)其他可能影響依變項的控制變項,如:老師在兩班的教法、教學時間長短、兩班學生出缺席狀況、兩班學生本來在研究法上的知識、兩班學生原來的學習能力…等等
認知面
上完今天的課,終於對於假定與假設有更佳的瞭解
1.假定(assumption)是作研究的基礎,是一個信念,對於某個現象的認定,如研究醫生的資訊行為,我得假定就是醫生有資訊的行為,所以才值得去做研究。
2.假設(hypothesis)對於某些理論有些想法,有待檢驗的命題。
(1)虛無假設(null hypothesis)未證實資料前,都為虛無假設。如一般會假設嫌犯無罪,此假設可以寫成H0,虛無假設通常表示現況,要推翻假設通常需要充分証據,因此比較困難。
(2)對立假設(alternative hypothesis)在假設檢定的問題中,一定有兩假設,除了H0外,另一個假設就是對立假設,通常寫成H1。 0,1表示對立的狀況,如H1表示成功,而H0表示失敗。
所以一個實驗研究會去驗證虛無假設,而對立假設表示我們傾向相信的,也就是想證明它是真者。
行動面
老師這週出了ISP的作業,要從ISP Model中抓取概念轉變為變項,並畫出實驗設計架構圖。
感受面
今天上完課後,圍繞在實驗中的變項、自變項、處遇、依變項、控制變項,讓我覺得好模糊。
變項(variable)是會有變化的概念,一個變項的數值或是類別就是它的屬性。在一個實驗設計之中,研究者所操弄的變項為自變項,因自變項之變化而發生改變的變項是為依變項。
老師有提到案例一:不等組前後測設計,自變項是實驗組與對照組,而處遇為創意戲劇教學法八週,所以處遇並不等於自變項嗎???疑問中
學術研究與寫作之性質
14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